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最广为人知的说法与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 端午节的由来与屈原的故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主张改革,但遭到贵族的排挤,最终被流放。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离骚》。
据传,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才华,楚国人开始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包括赛龙舟、吃粽子等。
### 端午节诗词
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紧密相连,因此有许多诗词歌赋与之相关。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端午节诗词:
1. **《端午》· 文天祥**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菖蒲亦当床。
老去情何限,新来事独忙。
侵陵雪色还萱草,终不似、少年游。
```
2. **《端午日赐衣》· 陆游**
```
端午赐衣香满身,儿童争看翠裙新。
老夫白发悲非病,犹有诗情似少年。
```
3. **《端午》· 张耒**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小儿多病瘦,老子有酒狂。
采艾作人丹,悬蒲在户床。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郎。
```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也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和对爱国精神的赞美。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