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三子,戊午亡命”这句话出自中国历史,具体指的是明朝末年的“戊午之变”。在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于1644年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大顺政权。在此期间,有三位明朝的忠臣因为拒绝投降新政权,选择了自我了结,他们分别是:吴三桂、李永芳、金声桓。这三人都死于戊午年(1648年)。

而“戊午亡命”这个词汇,则是指那些在动荡年代逃亡他乡、躲避战乱的人们。这里的“亡命”指的是被迫逃离家园,寻求生命安全的逃亡者。这两个短语结合起来,描述的是明末时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