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年月"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术语,用来指代时间的一种划分方式。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一年被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由一个地支来代表,共有十二个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和"午"是地支中的两个,分别代表一年的开始和中间。其中:
- 子时:通常指一天中的23:00至01:00,也就是深夜到凌晨的时间段。
- 午时:通常指一天中的11:00至13:00,也就是中午的时间段。
因此,“子午年月”可以理解为以子时和午时为标志的一年中的时间划分。这个术语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用于描述时间、节气或者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点。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