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的“二十四山”是指中国传统风水学中,对方向和位置的描述方法。在风水学中,将正北到正南的方位分为二十四个不同的山向,每个山向对应一个特定的方位角。

二十四山包括以下:
1. 乾(Qian) - 正北偏西7.5°
2. 兑(Yi) - 正北偏东7.5°
3. 坎(Kan) - 正西
4. 离(Li) - 正南
5. 震(Zhen) - 正东
6. 巽(Xun) - 正南偏东7.5°
7. 坤(Kun) - 正南偏西7.5°
8. 震 - 正东
9. 巽 - 正南偏东15°
10. 坤 - 正南偏西15°
11. 震 - 正东偏南22.5°
12. 巽 - 正南偏东22.5°
13. 坤 - 正南偏西22.5°
14. 震 - 正东偏南30°
15. 巽 - 正南偏东30°
16. 坤 - 正南偏西30°
17. 震 - 正东偏南37.5°
18. 巽 - 正南偏东37.5°
19. 坤 - 正南偏西37.5°
20. 震 - 正东偏南45°
21. 巽 - 正南偏东45°
22. 坤 - 正南偏西45°
23. 震 - 正东偏南52.5°
24. 巽 - 正南偏东52.5°
25. 坤 - 正南偏西52.5°
风水师在判断建筑或墓地朝向时,会根据二十四山的原理来选择最佳的方向,认为这样可以趋吉避凶,达到和谐居住或安葬的效果。二十四山的运用在中国古代建筑和城市布局中具有重要意义。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