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起源于中国古代,具体起源时间不详,但据史书记载,中秋节的庆祝活动在东汉时期(25-220年)已较为流行。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几条史料记载:

1. 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义》中提到:“中秋夕,八月十五也。”这说明在中秋节时期已有特定的庆祝活动。
2. 唐代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首诗反映了唐代中秋赏月、饮酒的习俗。
3. 唐代杜牧的《中秋》一诗:“银汉无声转玉轮,此生谁料心肠热。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4. 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反映了宋人中秋节赏月、饮酒、吟诗的习俗。
5.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也有关于中秋节的描写,如第三十七回:“今夕是中秋佳节,大家都要赏月。”
这些史料记载反映了中秋节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其中包含了赏月、团圆、饮酒、祭拜月神、赠送月饼等多种习俗。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