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以下四位历史人物:

1. **屈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文学家,因为忧国忧民,最终投汨罗江自尽。传说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啃食屈原的尸体,纷纷划船抢救,并投入食物喂鱼,后来演变为了划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2. **伍子胥**:他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后来因为政治斗争被迫流亡,最终逃到吴国,成为吴国的谋臣。据说伍子胥在吴国辅助阖闾成就霸业,后来吴国被越国打败,伍子胥也因种种原因被吴王夫差逼自杀。民间认为伍子胥的尸首被投入江中,因此端午节也有纪念伍子胥的传统。
3. **曹娥**:她是东汉时期的少女,因父曹安道溺水而死,她在江边哭寻了17天,最终发现父亲尸体,自己也因劳累过度而死。曹娥的行为感动了上天,后来曹娥被尊为孝女。
4. **介子推**:他是春秋时期晋国人,传说他追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多年。重耳即位为晋文公后,介子推因不愿接受重耳赏赐的财物,选择隐居。后来,晋文公发现介子推的忠诚,放火烧山,想要迫使他出山。然而介子推宁愿与母一同烧死,也不愿出山。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诚和孝顺,端午节也有了特定的食物——寒食糕。
尽管纪念对象各有传说,但端午节主要的文化意义在于表达对这四位人物的精神寄托和敬仰。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