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马月"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时间非常漫长,类似于“遥遥无期”。这个成语源自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

在中国,干支纪年法由天干和地支组成,共有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它们两两组合可以形成60个不同的组合,每个组合代表一年。12个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对应12个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猴年马月"中的“猴年”和“马月”分别指的是猴年和马年,即地支中的猴和马。由于地支有12个,而生肖有12个,因此每个生肖会连续出现12年,而“猴年马月”则是这两个生肖相遇的年份和月份。具体来说,它指的是生肖猴年中的某个月份,这个月份与生肖马相关联。
由于每个生肖对应一个年份,所以“猴年马月”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确切的年份或月份,而是一个时间不确定、遥不可及的比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等待某件事情发生的时间非常漫长。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