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丰收节主题活动——中班

课时:2课时
年级:中班
教学目标:
1. 了解丰收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参与丰收节活动,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丰收的喜悦。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丰收节的来历和意义。
2. 通过活动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
1.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丰收节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各式各样的农作物模型或图片。
3. 劳动工具(如小锄头、小水桶等)。
4. 丰收节主题的手工材料。
第一课时:
一、活动名称:丰收节的故事
活动目标:
1. 了解丰收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丰收节的图片、视频资料。
2. 讲述丰收节故事所需的道具。
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丰收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2. 讲述丰收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丰收节的来历和意义。
3. 提问:丰收节有哪些习俗?为什么人们会庆祝丰收节?
4. 总结:丰收节是庆祝农作物丰收的节日,人们通过庆祝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二、活动名称:丰收节的农作物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农作物。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活动准备:
1. 各式各样的农作物模型或图片。
2. 讲述农作物故事所需的道具。
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农作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农作物吗?”
2. 讲述农作物故事,让幼儿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3. 游戏环节:教师出示农作物图片,让幼儿说出对应的农作物名称。
4. 总结:农作物是丰收的基础,我们要珍惜粮食。
第二课时:
一、活动名称:丰收节的庆祝活动
活动目标:
1. 体验劳动的乐趣。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 劳动工具(如小锄头、小水桶等)。
2. 丰收节主题的手工材料。
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丰收节的故事和农作物知识。
2.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项丰收节庆祝活动。
3. 活动内容:
a. 种植:每组负责种植一种农作物,体验种植的乐趣。
b. 收获:每组负责收获自己种植的农作物,体验收获的喜悦。
c. 制作:每组利用丰收节主题的手工材料,制作一份丰收节礼物。
4. 总结:通过庆祝活动,我们体验了劳动的乐趣,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二、活动名称:丰收节的手工制作
活动目标:
1.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 丰收节主题的手工材料。
2. 创意手工工具。
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展示丰收节主题的手工作品,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 分组活动:每组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发挥创意,制作一份丰收节主题的手工作品。
3. 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4. 总结:通过手工制作,我们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感受到了丰收节的喜悦。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