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哲学著作,它包含了丰富的象数义理。以下是《易经》中关于象数论的一些原文摘录:

1. 《易经·系辞上传》: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段话是《易经》中关于象数论的核心内容,阐述了宇宙万物从无极到太极,再到两仪、四象、八卦的生成过程。
2. 《易经·系辞下传》:
“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者,意也;意者,象之用也。”
这段话说明了《易经》中的“象”是指事物的形象、象征,而“数”则是指事物变化的规律。通过“象”和“数”的结合,可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3. 《易经·说卦传》: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这段话介绍了八卦的象征意义,即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4. 《易经·序卦传》: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这段话阐述了《易经》中“象数义理”的内涵,即通过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等象征,表达了宇宙间万物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规律。
以上仅为《易经》中关于象数论的部分原文摘录,若想深入了解,建议阅读《易经》全文。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