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词语都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用来表示地支的名称。在中国传统的历法中,一年被分为12个月,每个月由一个地支代表,这12个地支分别是:

1. 甲
2. 乙
3. 丙
4. 丁
5. 戊
6. 己
7. 庚
8. 辛
9. 壬
10. 癸
地支与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配合,形成了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这是中国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的系统。
- “戊己庚辛壬癸”这一段,直接列举了地支的前六个名称:戊、己、庚、辛、壬、癸。
- “戊己庚辛”则是列举了地支中的三个名称:戊、己、庚、辛。
这些地支名称各有其象征意义,通常与自然元素、方位、五行(金、木、水、火、土)等概念相关联。例如:
- 甲:代表木,与春季相对应。
- 乙:代表木,与春季相对应,但方位在甲的东边。
- 丙:代表火,与夏季相对应。
- 丁:代表火,与夏季相对应,但方位在丙的西边。
- 戊:代表土,与长夏(即季夏,夏季结束、秋季开始时的季节)相对应。
- 己:代表土,与长夏相对应,但方位在戊的西边。
- 庚:代表金,与秋季相对应。
- 辛:代表金,与秋季相对应,但方位在庚的东边。
- 壬:代表水,与冬季相对应。
- 癸:代表水,与冬季相对应,但方位在壬的西边。
通过这些地支,人们可以推算时间、预测吉凶,以及在传统文化中用于风水、命理等方面。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