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占卜文化中,根据《黄帝宅经》等古籍,将一天的时间分为吉时和凶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时间划分:

吉时:
- 子时(23:00-01:00):深夜至凌晨,阴阳交替,宜休息、睡觉。
- 丑时(01:00-03:00):凌晨时分,阴气较重,不宜行动。
- 寅时(03:00-05:00):黎明时分,宜起床、锻炼身体。
- 卯时(05:00-07:00):早晨,阳光初照,适合出门、求财。
- 辰时(07:00-09:00):上午,宜求医治病、求学。
- 巳时(09:00-11:00):上午,适合工作、商谈。
- 午时(11:00-13:00):中午,适合宴请、祭祀。
- 未时(13:00-15:00):下午,适合娱乐、交友。
- 申时(15:00-17:00):下午,宜工作、外出。
- 酉时(17:00-19:00):傍晚,适合散步、健身。
- 戌时(19:00-21:00):晚上,宜宴请、娱乐。
- 亥时(21:00-23:00):深夜,适合休息、睡觉。
凶时:
- 丑时、辰时、未时、戌时,因为这三个时辰对应的方位是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分别是四象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其中青龙和白虎被认为是凶神,因此这三个时辰被认为有些许凶险。
- 卯时、巳时、申时、亥时,因为这几个时辰对应的方位是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分别是四时、四季,象征着春夏秋冬的交替变化,有时会有不稳定的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吉凶时辰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古代的阴阳五行和四象理论,并没有科学的依据。现代生活中,人们通常不会过多地关注这些时间,更多是按自己的习惯和安排来安排日常生活。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