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句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和历法中的术语,涉及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种,以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合,用来记录年、月、日和时辰。

这里的“巳、午、未”分别代表地支中的三个:
- 巳(sì):蛇
- 午(wǔ):马
- 未(wèi):羊
而“申”也是地支之一,代表猴。
“巳午未见申”这句话的意思是,巳(蛇)、午(马)、未(羊)这三个时辰中,没有申(猴)。在古代,人们根据天干地支来划分一天的时间,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2小时。所以这句话描述的是从巳时到未时这一段时间,没有包含申时。在一天的12个时辰中,它们是按照以下顺序排列的:
1. 子时(23:00-01:00)
2. 丑时(01:00-03:00)
3. 寅时(03:00-05:00)
4. 卯时(05:00-07:00)
5. 辰时(07:00-09:00)
6. 巳时(09:00-11:00)
7. 午时(11:00-13:00)
8. 未时(13:00-15:00)
9. 申时(15:00-17:00)
10. 酉时(17:00-19:00)
11. 戌时(19:00-21:00)
12. 亥时(21:00-23:00)
因此,“巳午未见申”指的是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内,没有包含下午3点到5点的申时。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