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指的是夏至节气之后的第三个庚日,这是中国古代农历用来确定“入伏”或“三伏”的依据。

在中国的传统农历中,每个十天中都有一个“庚日”。夏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三庚即从夏至这天开始,数到第三个“庚日”,这个日子通常是在夏至后的第14天左右。
“数伏”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习俗,指的是夏季的三个炎热时期。按照这个习俗,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夏至三庚)是开始计算三伏的开始,接下来的第一个庚日为初伏,第二个庚日为中伏,第三个庚日为末伏。
夏至三庚一庚通常代表10天,因此从夏至三庚到下一个夏至三庚大约是30天,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三伏,时间通常为一个月左右。这段时间被认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等问题,因此有“数伏”来提醒人们注意防暑降温。
所以,“夏至三庚数伏”的意思是从夏至开始,计算第三个庚日作为入伏的起点,以此开始数伏,提醒人们注意避暑降温。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