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它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尤其在古代,有“冬大如年”的说法。以下是一些关于冬至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 来历:
1. **太阳运行规律**:冬至是太阳运行至最南端,日影最短的一天,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古人根据太阳运行规律确定了这个节气。
2. **农耕生活**:对于古代农民来说,冬至意味着冬季正式开始,农作物收割完毕,是总结一年农作经验、计划来年生产的时候。
### 传说:
1. **黄帝的传说**:传说中,黄帝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圣君,他规定了冬至为祭天之日,以感谢天神保佑五谷丰收。
2. **张良拜师学艺**:据说,西汉时期著名谋士张良在冬至这一天拜访了黄石公,并拜其为师,从此学到了深厚的道教文化。
3. **孟姜女哭长城**:在冬至这一天,相传孟姜女为了寻找丈夫范喜良的骨灰,哭泣着爬过了长城。她的哭声感动了天地,最终找到了范喜良的尸骨。
4. **饺子起源**:关于饺子的传说有多种,其中之一是,饺子起源于东汉末年张仲景发明,用以救治因寒冷而感冒的人们。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冬至这天必吃的食物。
5. **苏武牧羊**:传说汉朝大臣苏武在北海牧羊期间,每当冬至这天,都会用羊皮做皮裘,抵御严寒。
这些故事和传说丰富了冬至的节日内涵,使其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冬至除了吃饺子等传统食物,还有一些地方有赏菊、拜天祭祖等习俗。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