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小班主题活动——重阳节的来历

教学目标:
1. 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手工制作和故事讲述,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重阳节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书。
2. 制作重阳节手工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 重阳节歌曲或儿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重阳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2.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是的,这是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1. 教师讲述重阳节的来历故事,或播放相关的视频。
2.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引导他们思考:“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为什么要插茱萸?”
3. 幼儿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重阳节的意义。
三、重阳节习俗介绍
1. 教师介绍重阳节的习俗,如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这些习俗的具体内容。
四、手工制作
1. 教师分发制作重阳节手工的材料,讲解制作步骤。
2.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制作重阳节的手工制品。
五、分享与展示
1. 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制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2.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的创意和努力。
六、总结与结束
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重阳节的相关知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
2. 教师播放重阳节歌曲或儿歌,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节日的氛围。
3. 教学活动结束,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重阳节的习俗和故事。
教学反思:
1.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兴趣,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体验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3. 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