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学说。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创造者,而是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据传,五行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大约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之间。

在《易经》中,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概念得到了初步的阐述。而五行学说的系统化则是在汉代,由儒家学者如董仲舒等人进一步发展。董仲舒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详细阐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使得五行学说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理论。
因此,五行学说并不是由某一个人创造的,而是经过历代学者不断总结、发展和完善形成的。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