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它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或22日到来。北方冬至的来历和风俗有以下几点:

**来历:**
1. 古代将冬至视为“四时八节”之一,是重要的节日之一。
2. 冬至这天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一年中太阳最南的一天。
3. 冬至后,白天逐渐变长,意味着阳气逐渐回升。
**北方冬至的称呼:**
在北方,冬至被称为“冬节”或“长至节”,与南方有所不同。
**风俗:**
1. **吃饺子**:在北方,冬至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更岁交子”(交子即交替,指新旧年交替),希望新的一年家庭团圆、幸福安康。
2. **吃汤圆**:汤圆在北方也有一定的地位,寓意着团圆美满。
3. **祭祀**:古时候,人们会在冬至这天祭祀祖先和神灵,以示感恩。
4. **晒冬阳**:冬至这天阳光较为宝贵,人们会在室外晒太阳,以吸收阳气,增强体质。
5. **冬令进补**:冬至被认为是一年中养生的好时机,人们会吃一些具有滋补功效的食物。
这些风俗和来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