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求贤典故出自中国古代西汉末年,当时王莽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寻求贤才,这一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

故事背景: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汉朝的政权,自立为帝,建立了新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王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广求天下贤才。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欲求天下贤才,当先求于山林。”
典故内容:
王莽为了求贤,派遣使者四处寻访,甚至亲自到山林中去寻找有才能的人。有一次,王莽听说有一位名叫龚胜的隐士在山林中修行,便派人去请他出山。使者来到山林,发现龚胜正在山中采药,便诚恳地邀请他出山为官。龚胜婉言拒绝,表示自己不愿涉足尘世,只想在山林中修行。
使者见龚胜坚决不出山,便说:“我奉王莽皇帝之命,特来邀请您出山,您为何如此坚决拒绝?”龚胜回答道:“我深知王莽篡位夺权,实为不义之举。我虽身在山林,但心怀天下。我愿在山林中修行,以期有一天能以清静之心,助天下苍生。”
使者被龚胜的忠诚和正直所感动,便将此事如实禀报给了王莽。王莽听后,深感龚胜的忠贞不渝,便亲自来到山林,邀请龚胜出山。然而,龚胜仍然坚决拒绝,并劝说王莽放弃篡位夺权,回归正道。
典故意义:
王莽求贤典故体现了王莽在位期间,尽管篡位夺权,但他仍然重视人才,愿意放下身段去寻找贤才。同时,这个故事也赞扬了龚胜的忠诚和正直,他宁愿在山林中修行,也不愿为篡位者效力。这一典故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甚广,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