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猿意马"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来跳去,马奔跑不停,很难驾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内心思绪纷乱,无法专心致志。

关于这个成语的由来,有一个著名的故事:
相传在唐朝时期,有一位高僧叫做道信,他住在江西的龙虎山。有一天,一位名叫慧能的年轻人前来拜见道信,希望能学习佛法。慧能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对佛法的理解却非常深刻。
有一天,道信问慧能:“你是从哪里来的?”慧能回答:“从岭南来。”道信又问:“岭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慧能回答:“那里有很多猴子。”道信接着问:“猴子是怎样的?”慧能回答:“猴子心猿意马,难以驯服。”
道信听后,便对慧能说:“既然你懂得猴子心猿意马,那么你的心也应该像猴子一样,随时随地都能保持清醒和专注。”慧能听后,深受启发,从此更加努力地修行佛法。
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人的心思不定,难以集中。所以,“心猿意马”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