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时间通常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立秋标志着夏天的结束和秋天的开始,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凉,万物开始由生长转向收获。

### 来历
立秋的来历与古代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在古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立秋时节,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此时正值农作物成熟,农民开始收获,因此立秋有着丰收的寓意。
### 相关诗句
立秋时节,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立秋诗句:
1. 杜甫《立秋》
```
立秋七月七,凉风扫故枝。
露气寒先至,蟋蟀鸣夜悲。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凉风扫落叶,蟋蟀夜鸣,充满了萧瑟之感。
2. 白居易《立秋前一日》
```
立秋前一日,凉风至。梧桐叶落,蝉鸣声声。
```
这首诗简洁地表达了立秋前一天的凉意和秋天的到来。
3.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虽然这首诗并非专门描写立秋,但其中的“白日依山尽”与立秋时节的景象相呼应,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立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