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斑分级的主要依据是耀斑的观测参数,特别是其辐射强度。国际上普遍采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制定的太阳活动等级划分标准。以下是耀斑分级的主要依据:

1. **辐射流量(Soft X-ray Flux)**:这是最常用的分类参数,主要依据的是耀斑释放的软X射线(0.1-0.8纳米)的能量。耀斑的辐射流量通常用太阳常数(1 sfu,即10^22 ergs/s/cm^2/ster)的百分比来表示。
2. **极大值时间**:记录耀斑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3. **耀斑面积**:在特定波长下,耀斑覆盖的太阳表面的面积。
根据这些参数,耀斑可以分为以下等级:
- **C级**:辐射流量为10^-6至10^-5 sfu,持续时间较短。
- **M级**:辐射流量为10^-5至10^-4 sfu,比C级更亮。
- **X级**:辐射流量为10^-4至10^-3 sfu,是非常强烈的耀斑。
- **XX级**及以上:辐射流量超过10^-3 sfu,是非常罕见的超强烈耀斑。
不同级别的耀斑对地球的影响程度不同,X级及以上级别的耀斑可能会对地球的通信系统、电力系统等造成干扰。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