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时辰制度中,一天被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以下是对卯时、未时和末时的解释:

1. **卯时**:指的是早晨5点到7点的时间段。卯时在十二时辰中排在第五位,与东方(青龙)相对应,因此也被称为“青龙时”。
2. **未时**:指的是下午1点到3点的时间段。未时在十二时辰中排在第七位,与南方(朱雀)相对应,因此也被称为“朱雀时”。
3. **末时**:这个表述并不是十二时辰中的一个标准名称。可能是因为“末”字与“未”字发音相近而产生了混淆。在十二时辰中,没有“末时”这一时辰。如果按照“未时”来理解,它应该指的是下午1点到3点的时间段。
总结来说,卯时是早上5点到7点,未时是下午1点到3点,而“末时”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时辰名称。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