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时间点,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以下是一些主要节气的具体时间点,以及它们对应的时辰:

1. **立春**:每年公历2月3日至5日之间,对应时辰为子时(23:00-01:00)。
2. **雨水**:每年公历2月18日至20日之间,对应时辰为丑时(01:00-03:00)。
3. **惊蛰**:每年公历3月5日至7日之间,对应时辰为寅时(03:00-05:00)。
4. **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日至22日之间,对应时辰为卯时(05:00-07:00)。
5. **清明**:每年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对应时辰为辰时(07:00-09:00)。
6. **谷雨**: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之间,对应时辰为巳时(09:00-11:00)。
7. **立夏**:每年公历5月5日至7日之间,对应时辰为午时(11:00-13:00)。
8. **小满**:每年公历5月20日至22日之间,对应时辰为未时(13:00-15:00)。
9. **芒种**:每年公历6月5日至7日之间,对应时辰为申时(15:00-17:00)。
10. **夏至**:每年公历6月21日至23日之间,对应时辰为酉时(17:00-19:00)。
11. **小暑**:每年公历7月6日至8日之间,对应时辰为戌时(19:00-21:00)。
12. **大暑**:每年公历7月22日至24日之间,对应时辰为亥时(21:00-23:00)。
13. **立秋**:每年公历8月7日至9日之间,对应时辰为子时(23:00-01:00)。
14. **处暑**:每年公历8月22日至24日之间,对应时辰为丑时(01:00-03:00)。
15. **白露**:每年公历9月7日至9日之间,对应时辰为寅时(03:00-05:00)。
16. **秋分**:每年公历9月22日至24日之间,对应时辰为卯时(05:00-07:00)。
17. **寒露**:每年公历10月8日至10日之间,对应时辰为辰时(07:00-09:00)。
18. **霜降**:每年公历10月23日至25日之间,对应时辰为巳时(09:00-11:00)。
19. **立冬**:每年公历11月7日至9日之间,对应时辰为午时(11:00-13:00)。
20. **小雪**:每年公历11月22日至24日之间,对应时辰为未时(13:00-15:00)。
21. **大雪**:每年公历12月7日至9日之间,对应时辰为申时(15:00-17:00)。
22. **冬至**: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对应时辰为酉时(17:00-19:00)。
23. **小寒**:每年公历1月5日至7日之间,对应时辰为戌时(19:00-21:00)。
24. **大寒**:每年公历1月20日至22日之间,对应时辰为亥时(21:00-23:00)。
以上时间点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每年会有细微的变动。时辰则是按照中国古代的时辰制来划分的,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要获取更精确的节气时间点,可以使用万年历或者专业的天文软件进行查询。在中国,农历(阴历)与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农历的日期也会随着节气的变动而有所调整。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