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又称地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学问。以下列举的是风水学中常见的十二项基本格局:

1. **山**:代表来水之源,是风水的源头。山势要雄伟、秀美、连绵不断,以体现生气旺盛。
2. **水**:风水学中,水被认为是生气流动的载体。水流要清澈、顺畅,最好有弯曲、回流,象征财富源源不断。
3. **朝向**:住宅或建筑物的朝向要顺应自然,一般以面向南或东南为佳。
4. **坐向**:住宅或建筑物的坐向与朝向相对,坐向要稳固、坚实。
5. **明堂**:明堂是指建筑物前方的开阔地,要求宽广、平坦、开阔,以聚集生气。
6. **案山**:案山位于明堂之后,如同一张案桌,是风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7. **龙脉**:龙脉是指山脉的走势,风水学认为山脉的走势与生气流动有关。
8. **穴**:穴是指风水中的最佳位置,通常位于龙脉上,具有藏风聚气的特点。
9. **砂**:砂是指山脉、丘陵等自然地貌,风水学认为砂的布局与住宅的吉凶有关。
10. **水口**:水口是指水流进入或流出住宅的位置,要求水流顺畅、不回旋。
11. **天星**:天星是指天上的星宿,风水学认为天星的运行与地上的风水布局有关。
12. **五行**: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风水学认为五行平衡则吉,不平衡则凶。
这些格局是风水学中较为基础和常见的,不同的风水流派和学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应用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