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卦》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方法,主要用于预测未来、分析现状和寻求指引。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卜卦术语及其解释:

1. 卜卦:通过摇动或掷掷蓍草(一种草类植物)或使用其他方法,从64卦中随机选出一个卦象来预测或分析。
2. 卦象:由六个爻组成,每一爻可以是阳爻(“——”)或阴爻(“--”),代表事物的不同状态和变化。六个爻的组合形成了64个不同的卦象,每个卦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3. 象数:指卦象的组成和排列。象数包括卦象的顺序、阴阳爻的数量等。
4. 卦辞:为每个卦象和爻赋予解释的文字,称为卦辞和爻辞。卦辞和爻辞是《易经》中的主要内容,用于解释卦象的含义。
5. 蓍草:在古代中国,卜卦常用蓍草进行。将蓍草分为三份,分别称为初筮、次筮和三筮,通过摇动蓍草,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爻的阴阳,得出卦象。
6. 拈蓍:一种卜卦方法,用手指轻轻拈起三根蓍草,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计算。
7. 卦序:64卦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称为卦序。常见的卦序有《归藏序》、《连山序》和《周序》。
8. 六十四卦:由64个卦象组成的系统,每个卦象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
9. 变爻:在计算卦象时,根据计算规则,有些爻可能会由阳爻变为阴爻,或由阴爻变为阳爻,这种现象称为变爻。
10. 九宫八卦:九宫八卦是指由八卦组成的九个宫,分别对应九宫和八卦的不同含义。
11. 坤卦: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代表大地、母性等含义。
12. 乾卦:六十四卦中的最后一卦,代表天、父性等含义。
以上是《卜卦》中的一些基本术语,这些术语在《易经》的占卜和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