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宿,又称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用来划分天空的二十八个区域,每个区域包含若干颗星星。以下是十二星宿对照表:

1. 井宿(Jǐng Xiù):北方七宿之首,由七颗星组成,形状像井。
2. 鬼宿(Guǐ Xiù):由四颗星组成,形状像鬼。
3. 柳宿(Liǔ Xiù):由四颗星组成,形状像柳树。
4. 星宿(Xīng Xiù):由四颗星组成,形状像星。
5. 张宿(Zhāng Xiù):由四颗星组成,形状像张开的弓。
6. 翼宿(Yì Xiù):由二十二颗星组成,形状像鸟翼。
7. 轸宿(Zhēn Xiù):由七颗星组成,形状像车轴。
8. 角宿(Jiǎo Xiù):东方七宿之首,由四颗星组成,形状像角。
9. 亢宿(Kàng Xiù):由四颗星组成,形状像高亢的山峰。
10. 氐宿(Dī Xiù):由四颗星组成,形状像根。
11. 房宿(Fáng Xiù):由四颗星组成,形状像房屋。
12. 心宿(Xīn Xiù):由三颗星组成,形状像心脏。
以上是十二星宿的基本信息,每个星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在中国古代,十二星宿与农耕、天文、宗教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