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划分,共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农历月份相对应。以下是二十八宿与农历日期的大致对应关系:

1. 井宿:立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至雨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
2. 鬼宿:惊蛰(农历二月十五前后)至春分(农历三月十五前后)
3. 柳宿:清明(农历四月五前后)至谷雨(农历四月二十前后)
4. 星宿:立夏(农历五月初一前后)至小满(农历五月十五前后)
5. 张宿:芒种(农历六月十五前后)至夏至(农历六月二十前后)
6. 翼宿:小暑(农历七月初一前后)至大暑(农历七月十五前后)
7. 轸宿:立秋(农历八月初一前后)至处暑(农历八月十五前后)
8. 觜宿:白露(农历九月初一前后)至秋分(农历九月十五前后)
9. 奎宿:寒露(农历十月初一前后)至霜降(农历十月十五前后)
10. 娄宿:立冬(农历十一月初一前后)至小雪(农历十一月十五前后)
11. 胃宿:大雪(农历十二月十五前后)至冬至(农历十二月二十前后)
12. 觉宿:小寒(农历正月十五前后)至大寒(农历正月二十前后)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农历和公历之间的差异,具体日期可能会有所变动。此外,由于古代历法与现代历法在计算上有细微差别,以上日期仅供参考。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