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概念,用来代表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天干共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与黄道(太阳一年中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上的十二宫相对应,形成六十甲子循环,用于记年、记月、记日和记时。

黄道是太阳在一年内视运动轨迹在天球上形成的一个圆周,大约有365.2422天。十二宫则指的是黄道上分为十二个等分的星座区域,分别为:
1. 玄武宫(斗木獬)
2. 霍髻宫(牛金牛)
3. 翼宿宫(娄金狗)
4. 觜宿宫(胃土雉)
5. 心宿宫(柳土獐)
6. 尾宿宫(鬼金羊)
7. 女宿宫(室火猪)
8. 奎宿宫(壁水貐)
9. 娄宿宫(胃土雉)
10. 觜宿宫(柳土獐)
11. 心宿宫(翼火蛇)
12. 尾宿宫(轸水蚓)
天干与黄道十二宫的对应关系如下:
- 甲:玄武宫
- 乙:霍髻宫
- 丙:翼宿宫
- 丁:觜宿宫
- 戊:心宿宫
- 己:尾宿宫
- 庚:女宿宫
- 辛:奎宿宫
- 壬:娄宿宫
- 癸:觜宿宫
由于天干是十个,而黄道十二宫是十二个,因此每个天干会对应两个不同的宫。这种排列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农历、风水、命理等。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