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卦在《易经》中称为“否”卦。其卦象由上卦为乾(三),下卦为坤()。在汉语中,“否”字读作“fǒu”。

否卦全解如下:
**卦象解释:**
否卦的卦象为乾下坤上,乾为天,坤为地。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否卦的卦象代表天地不交,即阴阳不交,象征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困境或逆境。
**卦辞:**
否:亨,君子以则反。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亨”意为通达,“则”意为法则,“反”意为颠倒。卦辞的意思是:否卦象征通达,君子应当以此为法则,颠倒过来行事。危险虽然没有发生,但似乎就快要发生了,就像挂在桑树上的果实,随时可能掉落。
**彖传:**
彖曰:否,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上下不交,其道穷矣。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是故亨,君子以则反。
彖传解释了否卦的含义,指出天地不交,万物不通,象征万物处于困境。否卦不是人的意愿,对君子而言,不利于坚守正道,大往小来。因此,否卦意味着通达,君子应当颠倒行事。
**象传:**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象传通过卦象说明否卦的含义,指出天地不交,象征否卦。君子应当用俭朴的品德来避免困难,不应因为荣华富贵而迷失自我。
**爻辞:**
否卦共有六个爻,从下往上分别是初六、九二、六三、九四、九五、上九。
1.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拔出茅草连着根,就像拔出一片草丛。
2. 九二:包承。包裹着承载。
3. 六三:包羞。
4.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5. 九五:休否,大人否亨。
6.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每个爻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启示,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理解和运用。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