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又称为十二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时间的一种系统,与天干相结合,形成了农历纪年。以下是十二地支的含义及其对应的动物:

1. **子(Zǐ)** - 豹:子时,指夜11点到1点,是一天中时间最早的时刻。古人认为此时夜深人静,犹如豹伏深林。
2. **丑(Chǒu)** - 豕(猪):丑时,指凌晨1点到3点,此时大地复苏,如同猪开始活动。
3. **寅(Yín)** - 虎:寅时,指凌晨3点到5点,老虎开始活跃,捕食猎物。
4. **卯(Mǎo)** - 兔:卯时,指早上5点到7点,兔子活跃,四处觅食。
5. **辰(Chén)** - 龙:辰时,指早上7点到9点,此时太阳初升,有如龙腾于天。
6. **巳(Sì)** - 蛇:巳时,指上午9点到11点,蛇开始活动,寻找食物。
7. **午(Wǔ)** - 马:午时,指中午11点到下午1点,马儿奔腾,充满活力。
8. **未(Wèi)** - 羊:未时,指下午1点到3点,此时太阳西斜,羊开始吃草。
9. **申(Shēn)** - 猴:申时,指下午3点到5点,猴子活泼好动,嬉戏玩耍。
10. **酉(Yǒu)** - 鸡:酉时,指下午5点到7点,鸡开始归巢,准备休息。
11. **戌(Xū)** - 狗:戌时,指晚上7点到9点,狗开始巡逻,守护家园。
12. **亥(Hài)** - 猪:亥时,指晚上9点到11点,猪开始休息,准备进入梦乡。
十二地支不仅用于记录时间,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五行、命理、风水等领域都有涉及。在十二生肖中,每个地支都对应一个生肖,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时间观念和生肖文化。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