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时辰”指的是古代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大约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这十二个时段分别对应了十二个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空亡时辰”是指在十二个时辰中,某些时辰被认为是“空亡”的,即这个时辰内的事物容易失去、难以成功或者不吉利。这种观念源于古代的命理学和风水学,认为在某些时辰里,天时地利人和不佳,做事容易受挫。
“空亡”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日空**:指的是日主(即日柱的地支)的空亡。比如,如果日主是子,那么子日空亡,也就是子时(23:00-01:00)被认为是空亡时辰。
2. **时空**:指的是时柱的空亡。即某个时辰的地支为空亡。
3. **年空和月空**:分别指年柱和月柱的地支为空亡。
“空亡”的具体地支和影响各有不同,通常需要根据个人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组合)来进行具体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空亡”这一概念在现代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在风水学、命理学等领域仍有一定的应用。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