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二十八星宿,也称为“二十八舍”,是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用来划分天空的28个星宿,每个星宿都有一组对应的神将。这些星宿按照方位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对应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以下是道教二十八星宿神将图及其对应的星宿:

1. **东方七宿**:
- 角宿(角木蛟)
- 亢宿(亢金龙)
- 氐宿(氐土貉)
- 房宿(房日兔)
- 心宿(心月狐)
- 尾宿(尾火虎)
- 箕宿(箕水豹)
2. **南方七宿**:
- 斗宿(斗木獬)
- 牛宿(牛金牛)
- 女宿(女土蝠)
- 虚宿(虚日鼠)
- 危宿(危月燕)
- 室宿(室火猪)
- 壁宿(壁水貐)
3. **西方七宿**:
- 奎宿(奎木狼)
- 娄宿(娄金狗)
- 胃宿(胃土雉)
- 昴宿(昴日鸡)
- 毕宿(毕月乌)
- 觜宿(觜火猴)
- 参宿(参水猿)
4. **北方七宿**:
- 井宿(井木犴)
- 鬼宿(鬼金羊)
- 柳宿(柳土獐)
- 星宿(星日马)
- 张宿(张月鹿)
- 翼宿(翼火蛇)
- 轸宿(轸水蚓)
每个星宿都有一位神将守护,这些神将在道教信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认为可以保护人们免受灾祸和邪灵的侵害。在一些道教文献和神像中,经常会看到描绘这些星宿神将的画面。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