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清明节由来教案

#### 教案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3. 教育幼儿学会缅怀亲人,珍惜当下。
#### 教学对象:
幼儿园大班
#### 教学时间:
45分钟
#### 教学材料:
1. 清明节故事书籍或图片
2. 制作清明时节的树叶画材料(剪刀、彩纸、胶水等)
3. 课件或PPT
####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5分钟)**
1. 向幼儿展示清明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它是什么时候过的?
**二、讲解清明节的由来(10分钟)**
1. 通过故事或PPT向幼儿讲述清明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 故事简述:很久以前,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的老师),选择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祖,后来这个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2. 讲解清明节的重要意义,如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三、手工活动——树叶画(15分钟)**
1. 引导幼儿制作树叶画,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2. 分发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3. 孩子们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与幼儿一起回顾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亲人的感激和祝福。
### 幼儿清明节由来故事
#### 故事名称:《清明节的由来》
#### 故事内容:
很久很久以前,在晋国有一个名叫介子推的忠臣。他非常尊敬和爱戴自己的老师——晋文公。有一天,晋文公因为国家大事外出,介子推不舍得让他离去,于是跟着他一起走。
在旅途中,晋文公突然生病了,身体非常虚弱。为了救老师,介子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煮来给他吃。晋文公康复后,为了感谢介子推的恩情,封他为官。但介子推却谦虚地拒绝了,选择隐居山林。
后来,晋文公去世了。介子推非常悲痛,决定在清明这天到山上为老师扫墓。他带着扫帚、香烛和鲜花,来到了老师的墓地。正当他祭拜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介子推的衣物被雨水打湿,但他仍然坚持祭拜。
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诚和无私奉献,晋文公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清明节,让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祖,缅怀先人。从此,清明节就成为了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 故事意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感恩和尊重父母、老师等亲人,缅怀他们的恩情,同时也要珍惜当下,好好生活。清明节不仅是祭祖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表达对亲人思念之情的重要时刻。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