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是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理论中的组成部分,它是用来记录时间的一种系统,通常与十二生肖相对应。以下是十二地支的详解和它们在时间中的对应位置:

1. 子时(23:00 - 01:00):夜晚最深的时刻,此时月亮刚升起。
2. 丑时(01:00 - 03:00):夜逐渐变亮,此时是老鼠活动的时间。
3. 寅时(03:00 - 05:00):黎明前的时刻,此时是老虎活动的时间。
4. 卯时(05:00 - 07:00):日出时分,此时是兔子活动的时间。
5. 辰时(07:00 - 09:00):上午,此时是龙活动的时间。
6. 巳时(09:00 - 11:00):上午,此时是蛇活动的时间。
7. 午时(11:00 - 13:00):中午,太阳在天空中的最高点,此时是马活动的时间。
8. 未时(13:00 - 15:00):下午,此时是羊活动的时间。
9. 申时(15:00 - 17:00):下午,此时是猴活动的时间。
10. 酉时(17:00 - 19:00):傍晚,此时是鸡活动的时间。
11. 戌时(19:00 - 21:00):晚上,此时是狗活动的时间。
12. 亥时(21:00 - 23:00):深夜,此时是猪活动的时间。
十二地支的顺序与十二生肖的顺序是一致的,分别为:
- 子鼠
- 丑牛
- 寅虎
- 卯兔
- 辰龙
- 巳蛇
- 午马
- 未羊
- 申猴
- 酉鸡
- 戌狗
- 亥猪
在中医、风水、八字命理等传统领域,十二地支有着广泛的运用。它们代表了时间的不同阶段,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五行属性和生肖特征。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