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果的做法:

冬至果,又称“冬节果”,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在冬至这一天制作的特色食品。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冬至果的做法:
材料:
- 中筋面粉 500克
- 红糖 200克
- 猪油 100克
- 芝麻 适量
- 红绿丝、果脯等装饰材料
步骤:
1. 将红糖和猪油混合,用中火加热至糖融化,搅拌均匀。
2. 将面粉过筛,倒入融化的糖油中,快速搅拌至无干粉。
3. 将面团揉至表面光滑,盖上湿布或保鲜膜,醒发30分钟。
4. 将醒发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小剂子。
5. 将剂子搓圆,按扁,放入芝麻,再搓圆。
6. 在蒸锅中放入蒸笼,铺上湿布,将搓好的冬至果放入蒸笼中。
7. 大火蒸约15分钟,至冬至果熟透。
8. 取出冬至果,待凉后可撒上红绿丝、果脯等装饰材料。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
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或22日。冬至的来历有多个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冬至是太阳到达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冬至的风俗和传说:
1. 吃汤圆:汤圆寓意团圆,是冬至的传统食品。汤圆有甜、咸等多种口味,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2. 吃饺子:北方地区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因此饺子成为北方冬至的传统食品。
3. 祭祖:冬至是祭祖的重要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以示对祖先的敬意。
4. 祭天祈祥:古代,冬至被视为“天之大节”,皇帝会举行祭天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5. 传说:关于冬至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冬至饺子,夏至面”。相传,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当时张仲景为了救治百姓,发明了“祛寒汤”,后来演变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