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天干相结合构成了六十甲子,用于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地支共有十二个,分别是:

1. 子(zǐ):子时,即23:00至01:00,代表夜晚最深沉的时刻。
2. 丑(chǒu):丑时,即01:00至03:00,代表天将明未明之时。
3. 寅(yín):寅时,即03:00至05:00,代表日出之时。
4. 卯(mǎo):卯时,即05:00至07:00,代表日出后不久,万物复苏之时。
5. 辰(chén):辰时,即07:00至09:00,代表一日之中,万物生长旺盛之时。
6. 巳(sì):巳时,即09:00至11:00,代表中午时分,阳光正盛之时。
7. 午(wǔ):午时,即11:00至13:00,代表正午,日中天之时。
8. 未(wèi):未时,即13:00至15:00,代表午后,日头偏西之时。
9. 申(shēn):申时,即15:00至17:00,代表傍晚时分,太阳落山前。
10. 酉(yǒu):酉时,即17:00至19:00,代表日落之后,天色渐暗之时。
11. 戌(xū):戌时,即19:00至21:00,代表夜晚开始,夜深人静之时。
12. 亥(hài):亥时,即21:00至23:00,代表深夜,接近黎明之时。
除了纪时,十二地支还有以下含义:
- 代表方位:子北、丑东北、寅东、卯东南、辰南、巳南、午南、未西南、申西、酉西北、戌北、亥西北。
- 代表五行:子水、丑土、寅木、卯木、辰土、巳火、午火、未土、申金、酉金、戌土、亥水。
- 代表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在风水、命理、中医等传统文化领域,十二地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