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中的概念,它是与十二生肖相对应的,用于记录时间的一种系统。地支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用于计算和表示时间,与天干相配合形成干支纪年法。以下是十二地支的简介与类象详解,以及一个简化的方位图解。

### 十二地支简介
1. **子(Zǐ)**:代表北方,与鼠相对应。
2. **丑(Chǒu)**:代表东北方,与牛相对应。
3. **寅(Yín)**:代表东方,与虎相对应。
4. **卯(Mǎo)**:代表东南方,与兔相对应。
5. **辰(Chén)**:代表南方,与龙相对应。
6. **巳(Sì)**:代表南方偏西,与蛇相对应。
7. **午(Wǔ)**:代表正南方,与马相对应。
8. **未(Wèi)**:代表南方偏东,与羊相对应。
9. **申(Shēn)**:代表西南方,与猴相对应。
10. **酉(Yǒu)**:代表西方,与鸡相对应。
11. **戌(Xū)**:代表西北方,与狗相对应。
12. **亥(Hài)**:代表北方偏西,与猪相对应。
### 十二地支类象详解
- **子**: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冬季的开始,象征着寒冷和深沉,与水、冰、冬季的植物等类象。
- **丑**:丑时(凌晨1点到3点)是冬季的深入,象征着坚实和稳重,与土、牛等类象。
- **寅**:寅时(凌晨3点到5点)是春季的开始,象征着生机勃勃,与木、虎等类象。
- **卯**:卯时(早上5点到7点)是春季的进一步发展,象征着新生和成长,与木、兔等类象。
- **辰**:辰时(早上7点到9点)是夏季的开始,象征着旺盛和炎热,与火、龙等类象。
- **巳**:巳时(早上9点到11点)是夏季的高峰,象征着繁荣和活跃,与火、蛇等类象。
- **午**:午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夏季的极点,象征着炎热和正午,与火、马等类象。
- **未**:未时(下午1点到3点)是夏季的末期,象征着暑热和衰落,与土、羊等类象。
- **申**:申时(下午3点到5点)是秋季的开始,象征着收获和凉爽,与金、猴等类象。
- **酉**:酉时(下午5点到7点)是秋季的高峰,象征着丰收和成熟,与金、鸡等类象。
- **戌**:戌时(晚上7点到9点)是秋季的深入,象征着干燥和收敛,与土、狗等类象。
- **亥**:亥时(晚上9点到11点)是冬季的末期,象征着寒冷和准备,与水、猪等类象。
### 十二地支方位图解
```
北 子 丑
|
东 寅 卯
|
南 辰 巳
|
西 申 酉
|
北 戌 亥
```
在这个图解中,地支按照它们在一年四季中的方位排列,从北向南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个图解帮助人们直观地理解地支的方位和与季节的关系。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