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和阳历的区分主要在于它们对时间的计算方法和所依据的天文规律。

1. **阴历(农历、太阴历)**:
- 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为依据,一个阴历月大约是29.5天。
- 阴历年份有12个月,共354或355天,比阳历年短大约11天。
- 为了使农历与四季保持一致,阴历采用了“十九年七闰”的规律,即每19年中安排7个闰月,以补足与阳历时间的差异。
2. **阳历(公历、太阳历)**:
-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依据,一个阳历年大约是365.2425天。
- 阳历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以4年为一个周期,每4年增加1天。
- 闰年的2月有29天,平年的2月有28天。
**快慢的区分**:
- 阴历因为比阳历年短大约11天,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阴历的日期会逐年落后于阳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阴历会通过插入闰月来调整,但即便如此,阴历还是逐渐落后于阳历。
- 从长远来看,阴历相对于阳历是“慢”的,因为阴历的月份固定,而阳历的年份根据太阳年的长度进行调整。
总结来说,阴历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为基准,而阳历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准。由于两者的周期长度不同,阴历在长期看来会逐年落后于阳历。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