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伏、二伏、三伏天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三伏”概念,指的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三个阶段。

“伏”字在古代有隐伏、潜伏的意思,指的是天气炎热,人们宜避暑、避湿、避暑气。三伏天是按照中国农历来计算的,通常出现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即庚日数第三天)开始,到立秋前后的第一个庚日结束。
具体来说:
1. **初伏**:通常持续10天左右,是三伏中时间最短的一伏。
2. **中伏**:时间最长,通常持续20天左右。
3. **末伏**:时间介于初伏和中伏之间,通常持续10天左右。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期,也是一年中人体最易中暑、感冒等疾病的时期。因此,人们在这一时期要注意防暑降温,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