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时辰,又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间计量方法,它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有其吉时和凶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吉时和凶时:

### 吉时:
1. **子时(23:00-01:00)**:夜半,万物皆静,适合静修和冥想。
2. **丑时(01:00-03:00)**:鸡鸣,适合养生和养颜。
3. **寅时(03:00-05:00)**:平旦,适合早起锻炼和修养身心。
4. **卯时(05:00-07:00)**:日出,适合晨练和计划新的一天。
5. **辰时(07:00-09:00)**:食时,适合用餐和休息。
6. **巳时(09:00-11:00)**:隅中,适合学习、思考和工作。
7. **午时(11:00-13:00)**:日中,适合休息和放松。
8. **未时(13:00-15:00)**:日昳,适合进行社交活动。
9. **申时(15:00-17:00)**:哺时,适合学习新知识和交流。
10. **酉时(17:00-19:00)**:日入,适合晚餐和娱乐。
11. **戌时(19:00-21:00)**:黄昏,适合放松和休息。
12. **亥时(21:00-23:00)**:人定,适合准备休息和进入梦乡。
### 凶时:
1. **辰时(07:00-09:00)**:这个时段被认为容易发生意外和疾病。
2. **未时(13:00-15:00)**:这个时段被认为是人容易感到疲劳和困倦的时间。
3. **丑时(01:00-03:00)**:夜晚时分,人易困倦,易发生意外。
请注意,这些吉时凶时是传统观念,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和活动内容与古代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指导意义可能有限。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