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一个特定的八卦方位。以下是十二时辰与八卦方位的对应关系:

1. 子时(23:00-01:00):北方,对应八卦中的坎卦(☵)。
2. 丑时(01:00-03:00):东北方,对应八卦中的艮卦(☶)。
3. 寅时(03:00-05:00):东方,对应八卦中的震卦(☳)。
4. 卯时(05:00-07:00):东南方,对应八卦中的离卦(☲)。
5. 辰时(07:00-09:00):南方,对应八卦中的坤卦(☷)。
6. 巳时(09:00-11:00):西南方,对应八卦中的兑卦(☴)。
7. 午时(11:00-13:00):西方,对应八卦中的乾卦(☰)。
8. 未时(13:00-15:00):西北方,对应八卦中的巽卦(☴)。
9. 申时(15:00-17:00):北方,对应八卦中的坎卦(☵)。
10. 酉时(17:00-19:00):东北方,对应八卦中的艮卦(☶)。
11. 戌时(19:00-21:00):东方,对应八卦中的震卦(☳)。
12. 亥时(21:00-23:00):东南方,对应八卦中的离卦(☲)。
这些时辰和八卦方位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宇宙观和自然哲学的思想。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