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干”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用来纪年的十个符号,与“十二支”共同构成“干支”,用来表示年份、月份和时辰等。以下是“十干”的名称及其顺序:

1. **甲(jiǎ)**:最开始的干,表示最强大的力量或开始。
2. **乙(yǐ)**:次之,表示柔韧或生长。
3. **丙(bǐng)**:燃烧的火焰,象征着光明和旺盛的生命力。
4. **丁(dīng)**:星星的闪烁,也代表着光明和活力。
5. **戊(wù)**:古代的一种土神,象征着稳重和坚实。
6. **己(jǐ)**:表示谦虚和柔顺,与“戊”类似。
7. **庚(gēng)**:金属工具,象征着坚硬和力量。
8. **辛(xīn)**:指金属中的金,也表示艰辛和收获。
9. **壬(rén)**:古代的水神,象征着流动和变化。
10. **癸(guǐ)**:最柔软的植物,代表着柔韧和生长。
“十干”与“十二支”结合使用时,可以组合出60种不同的干支组合,称为“六十甲子”,用于记录历史年表、出生日期等。这种纪年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沿用至今。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