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子年是中国古代农历中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农历中的一种特殊年份。在古代,中国的农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来划分的,一年分为12个月,共354或355天,而公历(格里高利历)一年为365天。为了调和农历与公历之间的差异,古代中国引入了“闰月”的概念。

立子年通常指的是农历中闰月的年份。由于农历一年比公历短约11天,为了保持农历与季节的一致性,大约每三年会在农历中插入一个额外的月份,即闰月。这个插入的月份被称为“闰月”,它通常被放在农历的第13个月,即腊月之后。
立子年中的“立子”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因此,立子年可以理解为农历中包含闰月的年份,通常每三年出现一次。在这个年份中,农历会多出一个月份,使得农历的月份数量达到13个月。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