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大型汉字字典,由清朝康熙帝命令编纂,成书于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这部字典共收录了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汉字,是迄今为止中国汉字收录数量最多的字典之一。

《康熙字典》的注释非常详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部首**:每个汉字都按照部首进行分类,部首是汉字的组成部分,通常在汉字的左侧或上方。
2. **笔画数**:标注每个汉字的笔画数,方便学习者掌握汉字的结构。
3. **读音**:提供汉字的多个读音,包括古音、今音以及方音等。
4. **解释**:对汉字的意义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字义、词义、用法等。
5. **引证**:引用古代文献中的例子,以证明汉字的用法和意义。
6. **异体字**:列出与该字形状相似或意义相近的异体字。
7. **古文**:对部分汉字的古文形式进行说明。
以下是《康熙字典》注释的一个例子:
汉字:山
部首:山
笔画数:3
读音:shān
解释:山,地高而连延者。凡地高者皆从山。
引证:《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异体字:巖
古文:巑
《康熙字典》的注释对研究汉字的历史、文化、语言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