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中,“童子”一词常用来指未成年的人。具体来说,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语境下,对“童子”的年龄界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以下两种情况可以算作“童子”:

1. 古代文学作品中,通常将13岁以下的儿童称为“童子”。这个年龄界定主要是从古汉语中的习惯用法来的。
2. 在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童子”则通常指的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有的说法将12岁以下视为“童子”,而在道教中,甚至有将7岁以下的孩子称为“金童”的说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说法并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更多是受文化背景和个人理解的影响。在现代,我们一般根据法定年龄划分,18岁以下通常被认为是未成年人。因此,从法律和社会习惯的角度来看,18岁以下的人可以被视为“童子”。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