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方的冬至是12月21日。

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冬至的来历和风俗如下:
**来历:**
冬至起源于中国古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人认为,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也是阳气初生、阴气消退的时候。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70度,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一年之“半”,意味着冬季过了一半,春季即将来临。
**风俗:**
1. **吃汤圆/饺子:**在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有在冬至这天吃汤圆或饺子的传统。汤圆寓意团圆,而饺子则寓意财源滚滚。
2. **拜神祭祖:**在南方,冬至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祖日。人们会在这一天在家中设祭台,供奉祖先和神灵,祈求祖先的保佑和神灵的庇佑。
3. **戴冬帽:**有说法称,在冬至这天戴一顶新帽子,可以避邪,防止生病。
4. **晒冬被:**在南方,人们还会利用冬至的阳光,把家里的被褥、衣物拿到外面晒,以便迎接新的一年。
5. **补冬:**在南方,人们有“冬至补冬,一年无病痛”的说法,因此冬至这天会有特别的进补食品,如鸡肉、羊肉、海鲜等。
6. **贺冬:**在一些地方,冬至也有类似于过年的习俗,家人团聚,互赠礼物,庆祝这个节日。
南方的冬至习俗各地可能有所不同,但以上这些是比较普遍的习俗。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