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具体日期每年不同,是按照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所确定的。寒食节则是在清明节前一天,即公历4月4日至5日之间的某一天。

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形成与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孔子的弟子孟子有非常深的渊源。
据《汉书·礼仪志》记载,寒食节最初源于周朝,最初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介子推曾背着晋国君主重耳逃难,后来重耳即位成为晋文公,介子推不愿居功自傲,隐居山林。晋文公想召见介子推,但介子推始终不肯出来。晋文公非常感动,下令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但介子推最终被烧死。为了纪念他,晋文公下令每年这一天禁止用火,只吃冷食,后来就演变成了寒食节。
清明节与介子推的关系则更为间接。寒食节期间禁火、扫墓、祭祖等活动,到了唐朝,人们开始在寒食节之后增加祭祀、扫墓的风俗,并逐渐发展形成了今天的清明节。
总之,这两个节日的起源都跟孟子有一定联系,但更直接的源头则是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