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吉凶是中国传统风水学和命理学中的一部分,它基于中国古老的天文、地理和宇宙观。以下是关于时辰吉凶的一些依据:

1. **十二地支**:
中国的时辰划分与十二地支相对应,每个地支代表一个时间范围,即两个小时。以下是对应关系:
- 子时(23:00-01:00):午夜至凌晨1点,称为“夜半”。
- 丑时(01:00-03:00):凌晨1点到3点,称为“鸡鸣”。
- 寅时(03:00-05:00):凌晨3点到5点,称为“平旦”。
- 卯时(05:00-07:00):早上5点到7点,称为“日出”。
- 辰时(07:00-09:00):早上7点到9点,称为“食时”。
- 巳时(09:00-11:00):早上9点到11点,称为“隅中”。
- 午时(11:00-13:00):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称为“日中”。
- 未时(13:00-15:00):下午1点到3点,称为“日昳”。
- 申时(15:00-17:00):下午3点到5点,称为“哺时”。
- 酉时(17:00-19:00):下午5点到7点,称为“日入”。
- 戌时(19:00-21:00):晚上7点到9点,称为“黄昏”。
- 亥时(21:00-23:00):晚上9点到11点,称为“人定”。
2. **吉凶判断**:
- **天时**:按照古人的理解,时辰的吉凶与天文现象、气候和季节变化有关。例如,寅时和卯时为日初升之时,阳光普照,一般认为是吉时。
- **五行**:根据五行学说,不同时辰对应的五行属性会影响吉凶。如寅时属木,是植物生长的时候,可视为吉时。
- **干支**:结合天干地支,有些时辰组合被认为具有特殊意义,如子午卯酉四个时辰被认为是对冲之时,有时不宜进行重要活动。
- **个人命理**:个人的八字、命盘、运势等也会影响对时辰吉凶的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时辰吉凶判断并非绝对,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命理进行分析。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风水学和命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减少,更多时候人们更注重现代科学和实际需求。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