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系辞》部分,分为上、下两篇,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以下是《易经系辞上传》的原文与简略的注解:

### 易经系辞上传原文:
>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
>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
>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
> 爻者,言乎变者也;刚柔者,言乎卦之德也;阴阳者,言乎刚柔之相乘也;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者也。
>
>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
> 干,元亨利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
>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
>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
>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
>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
>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 简略注解:
1.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宇宙间的一切都遵循着易理。
2.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人的本性是存在的,而道义则是进入更高境界的门径。
3. **象**:象征,指通过象征来表达事物。
4. **爻**:易卦中的基本单位,由两个符号组成,代表变化。
5.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者也**:阴阳刚柔相互作用,产生变化。
6. **太极**:宇宙的根本原理,一切事物都由太极产生。
7. **两仪**:太极分化为阴阳两仪。
8. **四象**:两仪再分化为四象。
9. **八卦**:四象再分化为八卦,代表宇宙间的基本现象。
10. **法象**:宇宙间的法则和象征。
11. **悬象**:天象。
12. **探赜索隐**:深入探究事物的奥秘。
至于《易经系辞传》的作者,传统上认为是周文王或周公所著,但现代学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易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系辞可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多位学者共同完成的。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