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峙(1892年-1979年),字经扶,湖南省宁乡县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将领,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一。他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以下是一些关于刘峙的基本资料:

1. 生平:
- 刘峙出生于1892年,早年就读于湖南陆军讲武堂。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刘峙加入革命军,参加了多次战役。
- 1924年,刘峙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成为***的得意门生。
- 1926年,刘峙在北伐战争中担任重要职务,立下战功。
- 1930年代,刘峙在国民党军队中逐渐晋升,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
2. 军事生涯:
- 刘峙在抗日战争期间,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第9战区司令长官、第5战区司令长官等。
- 在抗日战争中,刘峙指挥过多次重要战役,如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等。
- 解放战争时期,刘峙担任华中“剿总”司令,负责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华中地区的作战。
- 1949年,刘峙在淮海战役中失败,率领残部逃往台湾。
3. 评价:
- 刘峙被认为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
-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刘峙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民党军队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 然而,刘峙在淮海战役中的失败,也暴露出他在战略战术上的不足。
4. 后期生活:
- 1949年,刘峙逃往台湾,继续担任国民党军队的高级职务。
- 1979年,刘峙在台湾病逝,享年87岁。
综上所述,刘峙是一位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将领,他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他的军事生涯也充满了争议,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
「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
阅读全文